作者归档

什么是舆情监测?如何做好舆情监测?

舆情监测是对互联网上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的行为。这些言论主要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具体上讲,舆情监测是指整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行业化、服务化是舆情监测分析的发展趋势,将文本分类、文本聚类、文本摘要、倾向性分析等结合语料库和知识库,建立基于SaaS模式的舆情语义分析基础设施,可更好的实现人机结合,提高舆情研判的准确率。那么,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舆情监测呢?

1、制定预案:需要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类型的舆情事件制定可行且详细的判断标准和预警预案,防范于未然,做到出现舆情危机时,能够有条不紊且有理有据的进行应对。

2、及时沟通:舆情监测期间和发生舆情危机时,要保持与政府相关部门、权威机构、专家学者的紧密沟通。同时可以借助媒体,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体的支持,利用社交媒体、公众号等平台,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

3、舆情危机应对培训:了解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危机处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处置舆情危机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提升了舆情应对与危机管理能力,为今后提升组织系统网络舆情宣传与管理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预警舆情和负面舆情监测功能,采集能力强:3000台服务器,覆盖240万URL,日均过滤数据2亿条,互联网覆盖度达到95%以上,可以用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现,实现手机微信推送,确保信息及时。

admin

到底什么是舆情监测?舆情监测的七大场景

舆情监测是企业/机构对品牌线上声誉进行管理的刚需和前提,但大多数品牌主采用的舆情监测服务仍停留在最初级的敏感或称负面信息报送层面,未曾涉及更深层次、更多场景的应用。从应用场景来看,舆情监测主要可以应用在以下七大场景:

一、 敏感/负面信息监测敏感/负面信息监测是七大应用场景中最为基础同时极其重要的应用,顾名思义,即通过对互联网信息较为全面的实时抓取,监测与监测主体相关的信息,尤其关注敏感/负面信息。信息监测工作做得是否到位,需注意几个核心要素:全面性、及时性及服务能力。

1、全面性:指信息抓取的广度,覆盖面越广,数据遗漏的可能性越低。监测实操中,理想的监测范围应覆盖以下三种数据类型:常规类数据、行业垂直类数据、评论型口碑数据。

2、及时性:及时性较容易理解,即数据获取是否及时。从舆情处置的角度来讲,越早获知舆情通知,越有充足的时间加以应对,舆情发酵到不可收拾的概率就越低。

目前技术实力较强的舆情系统服务商都采用关键词+定向采集结合的方式获取数据,并通过内部搜索引擎提供舆情服务。欲了解详情可阅读:融媒体变革:舆情监测系统的迭代思路与技术架构及时性的原理即技术服务商通过各个环节的技术优化提高数据抓取——数据分析——数据搜索这个业务闭环的效率。

3、服务能力:舆情系统
作为舆情监测的数据基础在整个业务链条上不可或缺,但再优秀的舆情系统都无法完全取代人工服务。具体而言,人工可以在信息报送、信息分类、报告撰写、危机应对这几个服务方向补足系统的短板。因此,选择舆情服务供应商一定要考察其是否有自有服务团队以及其团队的服务能力,在具体领域的实操经验如何。

二、品牌/营销传播分析舆情监测在品牌/营销传播分析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应用方向:
1、线上品牌形象评估,包括品牌形象传播力、品牌美誉度、搜索声誉等多个维度。
2、产品/服务线上声誉分析,即通过加强消费者评论/口碑型数据的监测,对产品或服务的线上声誉进行持续跟踪,由客关部门快速响应客户问题及诉求,产品/服务部门根据客户需求优化产品或服务,以实现线上声誉的的动态正循环。
3、营销活动效果专题分析:针对品牌宣发、新品上市、门店开业等专项营销活动的效果进行考核及复盘,这是整个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竞品/对标企业分析舆情监测与媒体数据分析在竞品和对标企业分析的应用场景分为两个方向,正向对比及反向对比。
1、正向对比:对竞品/对标企业的品牌宣传及营销信息进行收集及分析,实时了解竞品动态、竞品宣发专项分析、竞品媒体列表等信息,知己知彼。
2、反向对比:收集监看竞品/对标企业的敏感信息,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敏感事件的发展脉络、应对措施及公众反馈进行复盘,为企业在自身遇到类似事件时提供借鉴。
同时,通过对竞品/对标企业敏感信息进行问题属性分类、敏感信息站点梳理等操作,为企业自身提升产品/服务质量、经营媒体关系提供有力支持。

四、行业信息监测/决策支持舆情监测与媒体数据分析在行业信息监测方面有如下应用方向:
1、行业重点信息快报,包括业内主要企业战略发布、人事变动、营销活动等重要信息,以及通过主流行业/财经站点获取的重点行业资讯。
2、经营决策支持:定向监测主管/监管部门网站,根据以往监管案例获取关于监管尺度、监管重点等信息,从而避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监管风险。同时,收集研判政府发展规划等信息,以辅助企业制定投资决策、寻找发展机遇。

五、监管/考核支撑
品牌主可以借助舆情监测对营销活动效果、媒体关系维护、危机/客诉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

1、营销活动效果:评估新闻发布量、重点媒体占比、标题提及率、潜在触达量、媒体交互率、正面评论率等指标。

2、 媒体关系维护:借助舆情监测工具评估媒体影响力、报道偏好、媒体转载关系等,建立媒体维护清单。同时,监测分析清单媒体报道频次、报道倾向性等指标,以实现对媒体关系维护的考核。

3、危机/客诉管理:对监测到的敏感信息按照区域、敏感信息类型进行交叉分类,以实现子单位在危机/客诉管理方面的对比考评。同时,也可引入竞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六、媒体维护清单建设

媒体关系维护是企业品牌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自媒体平台的崛起给媒体关系维护带来如下挑战:

挑战一:大量有强势话语权和网络号召力的行业自媒体账号出现,部分自媒体的影响力不弱于传统媒体,企业需维护的媒体数量大大增加。
挑战二:自媒体平台数量的增加使得同一篇文章可以短时间内在多个通路曝光,监测不到位便容易遗漏。

挑战三:自媒体/媒体数量巨大,需要科学判断其影响力,以便集中资源维护重点媒体而非广撒网。

针对上述几个挑战,舆情监测可给出如下解决方案:

1、对媒体进行多维度交叉细分,如集团/区域、财经/行业媒体、自媒体/传统媒体、全国性/区域性等,通过人工进行标签标注。
2、加强自媒体平台的覆盖面,引入同一账号在多平台搜索机制,确保该媒介在互联网上的全部通路均被掌握。
3、建立立体的、数据导向的媒体评估体系:通过持续监测媒体发文量、转载量、阅读量、评论量、点赞量等指标计算平均值

建设全面而精准的媒体维护清单可以确保日常媒体维护工作分层有序开展,预算精准投放。发生危机时,自媒体影响力评估机制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定位关键节点,集中资源进行处理,而非面对一整篇媒体列表无从下手。

七、内部舆情数据库建设

“大数据”的概念自面世以来热度持续居高不下。事实上,舆情服务商在整体数据体量上可以称为大数据服务商,但落到单个企业层面,则需要强调“小数据”的应用。

根据吕兰涛研究院的定义,“小数据”是指需要新的应用方式才能体现出高价值的个体的、高效率的、个性化的信息资产。

企业通过长时间的舆情监测,积累了较多相关数据,则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组织架构、区域分布等维度搭建数据框架,预设数据标签/字段体系,为每条数据进行标签标记。同时,可以利用弹性搜索技术提供多条件搜索,以此构建起企业内部舆情数据库。内部舆情数据库可实现对企业舆情信息的长时间存储,同时通过灵活的查询机制实现超长时间跨度、超多查询条件的搜索,帮助企业进行事件复盘、历史数据回溯、媒体研究等多维度数据洞察,真正有效探索“小数据”的价值。

根据对舆情监测深度应用价值的理解,以及多行业多主体的丰富实践经验,甲壳虫咨询在业内首创提出“舆情综合服务+搜索声誉管理+线上口碑建设+危机公关咨询”的线上品牌声誉管理全案服务概念,即:依托自主研发并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舆情监测系统及顾问式服务,协助客户实现品牌信息的全网实时监测,第一时间掌握品牌舆情态势;

依托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优化系统,对通用搜索引擎及主流资讯平台站内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进行管理,协助客户实现流量获取,提升品牌搜索声誉;依托自成体系的文案策划能力与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协助客户实现全媒介的信息整合传播,提升品牌线上口碑美誉度;依托危机快速预警及专业公关咨询能力,协助客户开展危机公关全流程工作,修复品牌形象,优化品牌声誉。

admin

舆情分析师日常舆情工作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舆情监测工作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但从人工监测很难做到全面的信息监测,想要做好舆情监测工作需借助舆情监测系统,帮助舆情监测人员更好的进行舆情监测,接下来我们简单了解舆情监测工作内容有哪些,舆情监测工作处理方法,以及日常工作等等。

一、舆情监测工作内容?

1,舆情信息采集

首先确定舆情信息的位置,工作人员会根据公关部门的舆情来源、行业常用的信息发布平台、企业受众关注的相关网站进行排名,以及行业门户网站和长期搜索排名更好的社交平台或相关信息平台等,因为舆论会在表达顺畅,评论自由集中的地方,所以是有必要寻找公众表达不同意识形态诉求的场所来收集舆情信息。

2,舆情信息分析

舆情分析是舆情信息相关工作的重要关键。深入分析多变的舆情,发现其本质,可以编辑好的舆情信息,准确判断舆情变化的趋势。这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判断舆情事件的关键影响事项,再判断是否属于“稍后发生”、“同时发生”或“同时发生”的时间段,深化舆情跟进。

3,舆情信息整理

舆情信息的整理和编辑是处理“产品”的关键环节。舆情信息稿件的编撰没有特定的固定模式要求,不需要修改修辞,也不需要注意字长,但一定要选择准切入点,内容的逻辑结构通畅。

4,舆情信息的提交

舆论信息工作的任务是为决策和领导服务。在企业的相关工作中,主要服务对象是为公司公关和市场运作服务的相关部门,以及公司的决策层,因此,工作名人需要保证客观真实的负责态度,并从舆论特征、公共信息传递范围、相关报告程序三个方面准确报告舆情信息工作相关成果。

二、如何应对舆情监控?

1,成立舆情处理工作组

舆情信息监测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因此,为保障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可以成立专门负责媒体舆情信息监测的小组,建立健全本单位舆情监测机制,明确制度,具备专人负责相应工作。

2,全天实时监控

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平台,可以帮助其实现各媒体平台需要关注的舆情信息的自动监测和搜索。并对干扰信息进行聚类汇总、过滤,确保快速、准确、全面地获取所需的舆情信息。

3,综合分析

自动跟踪舆情话题发展趋势,分析挖掘全网舆情的传播量、来源、媒体类型、转载情况和情绪态度,方便掌握舆情发展动态。路径、背景和情况。

4,数据报表分析

通过舆情结果数据库处理的舆情信息数据将发布并展示在相关网页上,形成可视化归档和查询结果。当系统生成结果数据时,您不仅可以通过系统浏览相关舆情信息,还可以通过系统生成的简报报告进一步编制舆情报告或支持和积累日常监测工作。

三、舆论监督的日常工作?

1,全面负责舆情监测平台的人工监测和信息筛选,收集客户关注的有效信息。

2,通过客户指定的方式及时将有效信息传递给客户。

3,负责平台的日常更新,如关键词更新、舆情监测话题的建立、建立和更新等。

4,国内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定期、定频手动阅读。

5,完成日常有效信息的归档。

6,编写日报、周报、月报等相关报告,对项目进行监控。

admin

为什么说舆情监测对品牌公关至关重要?

什么是好的“舆情监测”?

TO品牌公关:是时候谈一下做好“舆情监测”的重要性了

顶级商业大佬沃伦·巴菲特说:“树立良好的声誉需要二十年的时间,而毁掉它,五分钟就足够了。”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可能要不了五分钟,就可以给一个品牌的声誉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依靠舆论,可在短时间让一个新品牌名声大噪,也能让一个百年企业在朝夕之间损失惨重。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并非只有重大事件才会引发舆情,一件关于品牌的小事,如果不慎击中了舆论的敏感点,都有可能从某个论坛的点点星火发散至整个网络形成燎原之势,将品牌辛苦建立的形象付之一炬。

更为头疼的是,很多时候,企业根本不知道哪件事会在何时何地引爆舆论。

比如三只松鼠的“宣传海报辱华事件”,海报是2019年拍摄的,却在2021年的12月被一位网友在某个社交平台发出来,等三只松鼠的公关人员有所反应时,信息已经在全网传播,并激起连锁反应,引发舆论风暴,让三只松鼠的品牌形象大受影响。

当下舆论环境日趋复杂,品牌要想掌握市场动向、用户需求以及在舆情发散前后积极处理,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舆情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在品牌公关中,舆情监测可以起到哪些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全期:全面监测,未雨绸缪

风平浪静的海面下隐藏着的往往是暗流涌动、惊涛骇浪,舆情监测如同品牌的情报机构,可对与品牌有关的信息进行完全抓取和搜索,将相关信息分类,然后通过人工和技术手段进行甄别分析,掌握品牌在全网的口碑现状。

当负面舆情有发散的趋势时,舆情监测能帮助品牌公关迅速做出反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积极引导舆论方向,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到舆情不可控后再去堵控,为时已晚。
舆情发散期:精准把控,及时处理

网络舆论发酵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较大和重大网络舆论。很多企业往往都是在危机已达到第三个层次才发现并开始公关,往往会力不从心,对企业形象造成很大损害。

如果企业进行舆情监测,在第一时间了解网络动向,就能在舆情发酵的一级、二级层面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对网络口碑信息趋势的正负分析,帮助企业判断现状,在媒体介入前,及时采取措施,引导舆论风向,降低企业的声誉风险。
行业数据监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舆情监测除了监控舆论以外,还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以及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紧跟行业方向进行革新升级,才可以避免落后、被淘汰的风险。

企业出现重大舆情危机,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公关不及时、判断错误、处理方式落后、无后续处理程序等造成的。

会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舆情监测体系空白,应对能力不足,导致出现舆情时反应迟钝,一旦舆情发酵对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伤后,再想补救就很困难了。

舆情产品的选择:上医治未病,下医治末病

好的舆情监测体系如同良医,在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发现苗头,做出预判,掌控全局,那么在处理危机时就能处变不惊,从容有度地将损害降到最低。

反之,如果在负面舆情发散时,不能及时发现,当舆情危机爆发时就已病在骨髓,随之而来的处理程序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毫无章法。

当舆情发酵到不可控时,就需刮骨疗伤,即使竭尽全力度过危机,对于品牌来说也会元气大伤。

可靠的舆情监测体系,不仅能帮助企业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危机预警、舆论研究、行业数据分析等,让品牌在平时游刃有余地开展营销宣传;还能在遭遇舆情危机时提供系统的公关流程,在品牌遭遇公关危机时,能给予切实可靠的帮助。

甲壳虫依托互联网信息采集、文本挖掘和智能检索,及时发现并快速收集所需的网络舆情信息,通过自动采集、自动分类、智能过滤、自动聚类、主题检测和统计分析,实现社会热点话题、突发事件、重大情报的快速识别和定向追踪。帮助企业及时掌握网络动向,对有较大影响的重要事件快速发现、快速应对,从正面引导舆论和宣传, 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中保驾护航。

admin

说说舆情监测那些事儿

舆情监测是件让人头疼的事。

在舆情服务的产品形态中,舆情监测指的是由专职舆情分析师第一时间主动获取客户在互联网环境传播的相关敏感信息。

这个工作很重要,监测是舆情发现力之一种,也是后续研判处置的基础,舆情分析师在对信息数据筛选过程中,做到对敏感负面信息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形成“舆情快报”机制,可以打好提前量,规避无数社会治理风险;

这个工作也不是那么重要,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你拉个群,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固定电话、移动设备、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标题加链接,再加关键词和基本分级,第一时间提交客户就行了。毕竟,后续研判处置、形象修复更有技术含量。

对舆情监测的模糊认识,直接导致若干舆情系统“宕机”,体现在信息抓取中就是三个极端:

一是抓得全,涉及客户的各类信息巨细无遗,一些有舆情洁癖的同志就说,“管你是不是舆情,跟我相关就是舆情”,舆情被泛化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属地信息。一些舆情系统动辄声称大数据爬虫技术,并由此构造出基于规则的大规模舆情数据库。呵呵,你系统再能抓,面对一个无限泛化的监测需求,考虑过后面的服务器(分析师)咋想吗?

二是抓得准,有的客户在舆情一线工作多年,渐学渐积,亦有所得,对舆情服务的要求较高,他们要求舆情报送更加精准,还要更加及时。有舆情系统号称提供高质量的数据,经人工智能清洗,确保入库的数据都为高质的有效数据,避免垃圾数据干扰分析结果。这个说得有点悬——人工智能嘛,就是系统先抓一遍数据,然后人工筛选分拣。原因无他,由于汉语言博大精深,也由于系统在自然语义识别、情绪辨析方面先天不足,要想抓得准,还得人工智能双结合。

三是抓得快,很多舆情系统号称实现了人机结合,提高舆情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建立了一条从事实认定到价值判断直至应对处置的“全程高速公路”,什么闪电侠,什么秒级抓取,什么无延时呈现。那么,问题来了,让你抓得既快又全还准,能做到吗?

对一套舆情系统来说,抓得快就抓不准,抓得准就抓不全,抓得全就抓不快……这个绕口令,其实就是舆情监测的基本规律,但我们的客户不一定明白,明白了也不一定理解,理解了也不一定支持。因为,上面的领导,以及领导的领导的领导,就是要快、准、全。

客户(领导)的想法其实可以理解。舆情监测的意义,就是随时提交舆情演绎数据统计和趋势说明,为舆论引导或管理提供信息源,尽可能避免或控制网络舆论中出现不良信息,减少因问题激化而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回到客户的灵魂拷问:你们为什么会漏报、误报?仔细推敲,这个舆情监测的大哉之问,实际上折射的是舆情信息报送的泛要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之惑。

其惑一:舆情定性标准。关于什么是舆情,哪些信息要报送,这个已经扯不清了。千人千面,各有所需。按照行业说法,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的集合。故此,舆情具有政治性、群际性、时效性等特点。

就像“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一样,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舆情。在实际工作中,有实力的舆情中心经常以日报、周研判、月分析和重大专题研判等形式,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层级研判。同时,加强对客户单位重点人员、重大项目、重点建设工程等网上舆情信息进行监测,从而注重和加强研判实效。但是,如果遇到“大而全”等报送要求,这种作业流程就自动失效了。

其惑二:舆情定量态势。从量变到质变,这是舆情监测中特别强调的趋势变化。从舆情系统采集数据的角度来说,协助客户分析完整的事件趋势,不应该仅仅限于预先设定的关键词。

成熟的舆情分析师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如在重大政治事件、重大节日以及相关事件爆发初期,进行及时的监控与跟踪,从而有效避免网络舆情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从源头上进行规范,协助客户管控舆情风险。

态势之争的关键在于,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研判人员应首先占有海量信息,全面综合地运用敏感词、点击量、报道量、回复量等舆情分析指标。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客户(领导)临事而迷,事前强调快快快,事后吐槽漏漏漏。对舆情要素进行分析与判断?不存在的。

其惑三:舆情定向预判。舆情蔓延有其规律和特点,哪些因素是天然的敏感点,哪些地方又一直没有脱敏,这些都是监测时应充分考量的地方。

成熟的舆情分析师根据网络规律和特点,对网络上的重大事件进行动态性地适时跟踪、及时研究和判断,及时准确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性发展,推动事件圆满处置,从而做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监测有的放矢。

问题在于,一些客户(领导)对突发事件预警、涉及敏感话题以及属地领域内的信息进行自定义预警,最终眉毛胡子一把抓,舆情搞成敌情,敏锐变成敏感。

其惑四:舆情定位管控。舆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风险指征。对舆情进行定位分析,目的在于落实风险排查。在这样的舆情收官阶段,成熟的分析师往往比较慎重,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和统计,得出网络舆情的基本研判结果,并给客户(领导)提供处置措施和咨询参考意见。

在此过程中,舆情分析师要通过舆情系统检索获得传播情况,通过“绣花功夫”对网上舆情事件进行有针对性鉴别。这一环节的困惑在于,相关信息的报送,并非以对舆情事件本身和分析研判为目的,评论数、回复数、点击量等舆情要素无足轻重,来个简单粗暴的全网查删,一片404白茫茫真干净……

古语云: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要解决舆情监测之惑,还得从舆情实践出发,提高对数据的“精耕细作能力”,从互联网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挖掘信息、判断趋势,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将监测这一基础环节打造成舆情服务品牌的“重要抓手”。

这就要求舆情分析师提高对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解读的能力,探索一条为用户提供精细化、定制化服务的信息增值之路。长远来看,这不仅是舆情产品形态实际应用的需要,也是舆情服务提供商立足于行业的优势所在。

admin

为什么说好的“舆情监测”对品牌至关重要?

巴菲特说:“树立良好的声誉需要二十年的时间,而毁掉它,五分钟就足够了。”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可能要不了五分钟,就可以给一个品牌的声誉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依靠舆论,可在短时间让一个新品牌名声大噪,也能让一个百年企业在朝夕之间损失惨重。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不是只有重大事件才会引发舆情,一件关于品牌的小事,如果不慎击中了舆论的敏感点,都有可能从某个论坛的点点星火发散至整个网络形成燎原之势,将品牌辛苦建立的形象付之一炬。

更为头疼的是,很多时候,企业根本不知道哪件事会在何时何地引爆舆论。

比如某零食品牌的“宣传海报辱华事件”,海报是2019年拍摄的,海报本身是为了迎合当时流行的高级感。但在2021年的12月被一位网友在某个社交平台发出来后,风向就变了,出现了大量“海报风格有损国人形象”的言论,等品牌的公关人员有所反应时,信息已经在全网传播,并激起连锁反应,引发舆论风暴,让企业的品牌形象大受影响。

如果品牌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网络的舆论趋势,做出合理的解释,就可以平息这场风波,但因为公关反应过慢,判断失误,导致了重大舆情的发生。

在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的当下,品牌要想掌握市场动向、用户需求以及在舆情发散前后积极处理,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舆情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在品牌公关中,舆情监测可以起到哪些至关重要的作用?

1、安全期:全面监测,未雨绸缪

风平浪静的海面下隐藏着的往往是暗流涌动、惊涛骇浪。舆情监测如同品牌的情报机构,可对与品牌有关的信息进行完全抓取和搜索,将相关信息分类,然后通过人工和技术手段进行甄别分析,掌握品牌在全网的口碑现状。

当负面舆情有发散的趋势时,舆情监测能帮助品牌公关迅速做出反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积极引导舆论方向,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到舆情不可控后再去堵控,为时已晚。

2、舆情发散期:精准把控,及时处理

网络舆论发酵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较大和重大网络舆论。很多企业往往都是在危机已达到第三个层次才发现并开始公关,往往会力不从心,对企业形象造成很大损害。

如果企业进行舆情监测,在第一时间了解网络动向,就能在舆情发酵的一级、二级层面进行风险管理,通过对网络口碑信息趋势的正负分析,帮助企业判断现状,在媒体介入前,及时采取措施,引导舆论风向,降低企业的声誉风险。

3、行业数据监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舆情监测除了监控舆论以外,还可以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以及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紧跟行业方向进行革新升级,才可以避免落后、被淘汰的风险。

企业出现重大舆情危机,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公关不及时、判断错误、处理方式落后、无后续处理程序等造成的。

会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舆情监测体系空白,应对能力不足,导致出现舆情时反应迟钝,一旦舆情发酵对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伤后,再想补救就很困难了。

4、舆情产品的选择:

上医治未病,下医治末病

好的舆情监测体系如同良医,在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能发现苗头,做出预判,掌控全局,那么在处理危机时就能处变不惊,从容有度地将损害降到最低。

反之,如果在负面舆情发散时,不能及时发现,当舆情危机爆发时就已病在骨髓,随之而来的处理程序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毫无章法。

当舆情发酵到不可控时,就需刮骨疗伤,即使竭尽全力度过危机,对于品牌来说也会元气大伤。

可靠的舆情监测体系,不仅能帮助企业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危机预警、舆论研究、行业数据分析,还能在遭遇舆情危机时,给予切实可靠的指导和帮助。

admin

舆情监测行业颠覆式创新 , 幕后黑手竟然是他!

最近,我去参加一些行业的交流会,都离不开移动互联网、新媒体、舆论泛滥的话题,随着人们对新媒体使用的日渐频繁与广泛,新媒体在满足用户基本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已日渐成长为一个集信息、观点为一身的舆论平台。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不断表明,新媒体对于舆论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强,舆论的导向性也越来越不受控制,作为一个品牌一个企业,如果在新媒体时代对网络舆论不做任何监测及管理,可想而知,这个品牌很有可能在短时间被社会舆论所吞噬,这不是危言耸听,正所谓“舆论”可以让品牌一夜之间成名,同时也可以让品牌瞬间沦落。

颠覆式创新,这个词在互联网整个大行业里从不缺乏,真正所谓的颠覆式创新,我认为它应该是打破旧的市场游戏规则,创造了新价值,新的市场,并取而代之。比如说,把向来很贵的东西变得很便宜,甚至免费,我认为这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颠覆;把原来没有开发的市场、甚至被丢弃的市场重新拾回来并加强服务,这是一种市场的创新;把原本操作很复杂变的东西成简单易操作好用的东西,这是一种服务创新;具备以上几点那么才能真正称得上是“颠覆式创新吧”!比如当年淘宝和易趣对战,市场规则都是实力强大的EBay制定的,例如EBay对买卖双方收取交易费,对卖家要收店铺入住费。为了维持这套收费体系的运转,EBay严禁买家和卖家直接联系沟通。而淘宝不一样,如果当时淘宝也遵循同样的游戏规则,那么它永远没法打败EBay。 既然EBay对买卖双方要收交易费,那淘宝就对买卖双方都免费。既然EBay不允许买卖双方见面,那淘宝就允许他们见面,不管是有意无意,淘宝用免费模式始终是打败了EBay。淘宝的创新打破了当时EBay一家独大的局面。

好了,回归主题,我们来讲讲舆情监测行业颠覆式创新。“舆情监测、舆论监测“估计在做市场营销的圈子里应该不陌生了,但是对于广大企业运营人、负责人来讲,这似乎还是个挺新鲜的东西,但随着新媒体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关注并重视着网络舆情,继而诸多做舆情监测的行公司浮出水面,我们都知道,其实早年间就听过这个词,但那时的舆情监测系统几乎是针对政府专业版块,一个系统一年的使用费20万-80万不等,企业想用得起那是少之又少,而现在这个行业还是如此,只有少数大品牌才有那笔预算去做网络信息管理。上一年年底一个朋友托我帮他找个能监测网络舆情的东西,我把国内大大小小做舆情监测这类的系统研究了两个月(搞营销的人就喜欢研究、吹水),我发现,这个东西要火,因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舆情监测系统是企业做网络信息管理必备的工具!关键是:谁会火?谁能把目光瞄准企业?谁能把昂贵的费用降下来?谁又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谁就能把“企业”这块大饼吃下去! 谁就能火!

上个月去福布斯中文网见个老朋友,他说他最近发现了一个舆情监测系统,推荐我用用,要我给些灵感,他们要推广这个项目。凑巧了,我的预言似乎一步步将要实现,原来还真有人看中了这块商机,把目光瞄准了企业用户,对所有企业终身免费开放,胆很大!我很好奇,开始对它们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

1、他们丢掉了政府版块的用户,拾了起企业用户,这将是它拥有庞大用户的基础;

2、他们大胆尝试,针对所有企业所有人免费开放使用,这将给同行竞争对手重磅一击;

3、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后台操作简单易懂,学会如何呈现企业最想要的信息,为用户粘性添加了一笔;

4、背景实力体现,广告随处可见,看来真是下了血本;

我似乎,接触得已经晚了,福布斯的朋友说他们现在企业使用用户已有过万家企业,短短时间发展这么神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同时也证明市场的需求是何等之大。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只要关注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自然就会产生商业价值。探宝舆情监测系统它做到了!

admin

舆情监测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美国报人普利策说过:“假如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就是站在船上的瞭望者,他要注意来往的船只,注视地平线上出现的任何值得注意的小事。”在今天,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经常受到体制惰性的硬约束和类似《新快报》陈永洲事件中商家金钱的软诱惑,限制了其充分发挥作用的空间。而以互联网为主要对象的舆情(public opinion)监测,搜集和梳理公众意见,提供给政府、企业和其他客户做管理决策的参考,借以改进政府的公共治理,改善企业和NGO等社会组织的运营,打造和维系其公共形象。舆情分析师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船头瞭望者”。

在今天的很多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上,舆情分析师往往比一线记者更活跃,在政府有关部门面前的话语权有时甚至超过了记者。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在私下场合都需要了解媒体和公众对自己的真实看法,据此妥善地制定决策和及时地调整修正决策。一些公开发表的舆情分析报告和榜单,也能以客观数据呈现的方式,规避新闻报道的约束。

舆情监测成为新闻报道的B面,从另一个角度承载着新闻工作者改良社会、推动良政和善治的理想。

舆情监测:社会转型期的“太阳耀斑”

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能量高度集中释放的过程。现阶段,舆情监测业务的需求量猛增,好比“太阳耀斑”一样集中剧烈释放。

国内舆情监测业务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包括智能化搜索引擎的舆情监测平台,舆情分析报告,社会化媒体传播,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运营,舆情应对和媒介素养培训等。

舆情监测产业的出现,有这样几个历史条件:

第一,全民传播时代到来。

过去传统媒体的接触率受到文化教育程度、交通、电信等条件的约束,政府和企业的“信息相关方”其实是十分有限的。政府领导人、企业负责人通过个人的信息渠道,不难对外部环境作出判断,轻松地敲定决策;如果想控制相关信息的传播,也比较容易做到。

如今,世界的关联性极大增强。网络时代出现了众多的“信息相关方”,远远超出领导人的目力所及、秘书机构的能力范围。

来自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最新数据,中国网民数量突破6亿,居世界第一;网站达400万个,网站访问量仅次于美国;手机用户达12亿,移动网络用户超过8亿。中国有103家网站提供微博客服务,微博客账号总量已突破13亿。此外,中国还有微信账户6亿,其中境外账户1亿。

几亿网友,意味着几亿个“摄像头”,每个人都可能在突发事件现场发布见闻;几亿网友,还意味着几亿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针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这就需要专业的舆情机构,借助智能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进行舆情搜集、梳理和研判,提供专业的应对之策。

第二,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震荡。

1978年岁末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了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经过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加速驱动,导致建国后前三十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分化。中国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但现阶段利益表达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利益博弈的规则还不够透明和规范。当前,互联网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通道。因此,以互联网为主力平台的舆情监测,具有社情民意风向标的意义,可测量社会的和谐度与稳定系数。反过来说,热点舆情的频率和烈度,则提示着当下社会矛盾的对抗性和潜在破坏性。

舆情监测对于政府公共治理的意义,相当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对于政府工作,包括企业管理来说,舆情监测也具有这样的民意预警功能。2013年秋季以来,微博的活跃度急剧下降,一方面微博平台上好勇斗狠的言论氛围得到扭转,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微博的舆论预警功能弱化,这对政府及时把握民意脉搏不利,需要适度保留微博的舆论活力。

第三,现代新闻舆论环境呼唤新型网络智库。

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公共关系是为了促进公众对本组织的认知、理解和支持,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以利于提高政策拥护度,或促进企业产品销售。今天的PR(Public Relations),政府、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离开互联网是难以想象的。互联网不仅成为消费者评估某一品牌的重要信源,而且成为公众评估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信源。政府、企业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都需要在互联网平台上展开,以网络帖文为民意素材,以社会化媒体作为低成本、病毒式传播的传播渠道。

在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有所诉求,一个更为便捷的通道就是网络表达。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7次提到微博和微信。基于互联网的政策反馈研究,网络意见更为直率,能还原社会真实的意见构成,避免基层调研和座谈会等形式可能因为现行体制的“中梗阻”而听不到真实的、尖锐的声音。

如果能结合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和对策研究诸功能,就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智库。这是舆情监测的高端增值业务,即智能化搜索引擎+公共关系管理+社会化媒体传播,也为新闻媒体、公关公司、软件公司的转型提示了方向。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舆情监测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是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的阶段性需求。随着社会转型的顺利推进,特别是法治的健全,利益博弈逐步转入制度化、法制化的渠道,而无需更多地借助舆论压力,舆情监测的业务需求将趋于平缓。

舆情服务需要阳光共识

舆情服务作为一个初兴的产业,其行业规范还在探索中。从人民网几年来的实践看,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与业界同行探讨。

一、分清两种角色:媒体式的舆情观察,服务客户的舆情应对咨询。

媒体式的舆情观察讲是非,服务客户的舆情应对咨询讲利害。目前一些舆情机构都定期公开发布一些舆情观察报告、榜单等,打造话语权,对政府、企业、NGO乃至于公众人物的口碑管理做出臧否,往往会触到其痛处。而服务客户的舆情监测和应对咨询,则需站在客户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其趋利避害、利益最大化提供一对一的咨询顾问服务。

两种角色不容混淆。中立的舆情观察报告和榜单,切忌受到客户商业利益的侵蚀,自损威名。现在某些政府部门和企业已经把影响舆情榜单,与“和谐”批评性报道一样,纳入了“公关”日程。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时,内容制作团队着眼于新闻舆论规律,而忽略客户关系,也尽量不受某个时段的环境制约。例如,2009年第三季度的地方排行榜,把重庆打黑风暴评价为蓝色(政府应对总体较为得体);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此前一直占据民意制高点的重庆打黑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些声音还异常尖锐,我们的舆情分析师就在第四季度的排行榜中,调低了相应评级。就事论事,有一说一,才能赢得公信力。

二、做“阳光产业”,而不是“月光产业”。

我们做的是舆情监测,而不是舆情监控。舆情业务不带有公权力“管控”的强制性职能。有些急功近利的客户,希望舆情服务主要就是提供删稿服务,游说协调传统媒体和新闻网站、社交网站,删除对客户不利的稿件。这是对舆情业务的误解,也会对年轻的舆情产业造成致命的损伤。我们总是告诉客户:新闻的发生是第一位的,新闻的报道是第二位的;坦诚面对舆论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解决问题是第一位的,所谓“舆论引导”是第二位的。舆情监测和应对咨询顾问服务,从根本上来说,是帮助客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掩盖问题、讳疾忌医。

近年来,在行政部门和法律的高压态势下,从事暗含删帖的网络公关,是舆情服务企业一种饮鸩止渴的短视经营行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今年2月联合发起《网络舆情研究阳光共识》,呼吁:

网络舆情研究的经营性业务,要用公开透明的操作手法,为政府、企业等客户提供收集舆情信息、应对突发事件、舒缓舆论危机、维护商业品牌、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严禁从事收费删帖、使用“网络打手”散布客户竞争对手不实信息等不正当业务。

三、社会化媒体营销要释放“正能量”。

有一些舆情服务机构兼营社会化媒体营销业务,即在微博、微信、论坛等社会化媒体上进行议程设置,利用人物营销、故事营销,请“大V”转评,推广某个企业、某个产品,或某个组织的形象。这属于创意产业、智慧产业的范畴,即使以营利为目的,只要不是扰乱市场秩序的虚假信息,应予包容。

据媒体报道,某地曾查处一个网上炒作公司,发现公司的600余名“枪手”分布于28个省市,并且拥有312个“大V”,粉丝累计达到2.2亿。警方打击的是这家公司“造谣传谣”的不法行为,如果这些网络“大V”和“枪手”的转帖内容不是虚假信息,即使收费,也并未触犯法律。

但社会化媒体营销不应为追求轰动效应而置信息真实性于不顾,编造事实、恶意炒作、误导欺诈;须保护个人信息,尊重个人隐私;倡导文明用语。

四、为网络舆论加权解读。

网络帖文并不代表全部民意。毕竟只有45.8%的中国人上网。例如农村的妇女、儿童、老人等,他们基本不上网,他们的生活状况和诉求在网上也鲜为人知。

而经常在网上发声的,也只是网民的一小部分。当一些知识精英、商界精英和率先触网的官员在网上指点江山、呼风唤雨的时候,别忘了网民中还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前述三单位的《网络舆情研究阳光共识》,倡导网络舆情研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空间,各种意见和观点纷繁复杂,网络舆情研究要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务求客观、全面、准确地反映各方利益诉求。既要关注“大V”,也要关心革根;既不能编造数据,也不能预置评判;实事求是,力争还原“水淋淋”的民意。

这份“阳光共识”还提出:注意剔除“网络水军”的虚假成分,努力打捞沉没的声音,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民意素材。

人民网创设舆情业务的考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暨北京人民在线网络有限公司,前身是一支做搜索引擎的团队。从2007年山西洪洞县的黑砖窑事件起,我们注意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甚至是震慑力,与基层干部的媒介素养形成巨大反差。在《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400位父亲泣血呼救》的帖子从大河网转到天涯社区BBS首页,惊动全国,中南海作出严厉批示的情况下,洪洞县的干部对治下的丑恶现象还不知情,因为他们“工作繁忙,没时间上网”。我们把尝试做的舆情分析报告报送给人民网领导及国信办有关负责人,均得到好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即,时任人民网副总裁、现任总裁廖玒,提议组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并兼主任;安排在人民网开设舆情频道——这是门户网站第一家舆情频道。此前人民网有一本《政策信息》内刊,因发行不振濒临停刊。廖玒提出改为《网络舆情》刊物,时任人民日报社长的张研农亲自主持改刊座谈会。这是国内第一本有正式刊号的舆情内参,目前发行1.3万份。“舆情分析师”职业是我们率先创设的,如今人民网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承办了“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项目,参加培训并考试合格者统一颁发人保部CETTIC证书——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合格证。

2013年9月5日,“CETIC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培养专职从事互联网信息检测、舆情态势分析、舆论环境研究的网络舆情分析师,为企业政府提供分析咨询服务,为处置舆论危机提供决策参考。(新华社/发)

记得廖玒推荐我们读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1998年的一篇谈话,谈正确处理“两个舆论场”的关系。南总的谈话提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主流媒体应该认真研究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研究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以便从群众的口头舆论中触摸到社会跳动的脉搏。廖总补充说,与党报、国家电视台等体制内舆论场相比,今天互联网是更大的体制外舆论场。2011年7月,在廖玒主持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表一组网评“善待网民和网络舆论”,开篇就是《打通“两个舆论场”》。人民网领导对舆情业务的重视,与2006年开设“地方领导留言板”BBS一样,是相当具有前瞻性的决策。

在人民网上市的过程中,舆情业务因为主流媒体的专业门槛,以及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受到IPO承销商的推崇。舆情监测业务,也为人民网这家快速扩张的上市公司增加了智库色彩,是我们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一对一的客户服务来说,舆情监测业务让政府部门和企业变得耳聪目明,对外界舆论环境变化的反应变得身手矫捷。从更高的层面看,舆情监测畅通了政府和民众的对话渠道,畅通了社会各界、不同利益群体的对话渠道,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误读而加剧社会对峙和撕裂,凝聚政治共识,推动良性互动。从这个意义来说,舆情监测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手。

admin

网络舆情监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我国网络舆情监测行业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从刚开始颇具神秘色彩的新兴行业,到现在已为社会大众所知晓。目前,开展网络舆情研究的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商业公司有数百家之多,从事网络舆情工作的人员也多达数十万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网络舆情监测是紧密依赖网络技术的一门工作,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促使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也为网络舆情监测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那么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本文从监测技术不足、监测内容重点、监测工作方向、监测价值取向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信息载体多样化、圈层隐秘化增加监测难度

从监测技术方面来看,网络1.0时代的新闻网页、论坛、博客和网络时代2.0的微博、微信,都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传统的网络舆情监测通过爬虫技术即可抓取文字,并作出内容分析。但是,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3.0时代以抖音、火山、喜马拉雅为代表的视频、音频平台,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互动和社交渠道,网民越来越倾向于采用音视频方式进行信息交流,相应地有更多舆情事件从视频、音频平台发酵。可以看到,网络传播趋势已跨入视听叙事领域,现在不仅是视频、音频,更多样化的互动元素都在丰富着社交媒体。这些网络新渠道都能够承载舆情信息,也带来了舆情监测的难题,目前的舆情监测技术难以与时俱进地满足监测需求,市面上的舆情监测平台普遍不能实现对视频和音频信息的完整抓取,也无法对音视频信息进行批量获取和数据解构分析。

此外,随着社交平台用户对隐私信息重视程度的提升,再加上网络审查机制趋于严格,公众在网络发言意愿有向私密化圈子下沉的趋势。这种趋势下,不少新兴社交媒体都增加了限制功能,比如之前风靡一时的“小密圈”APP通过付费制来区分用户,针对不同层级的用户开放的话题权限也不同。再如2020年底突然火起来的Clubhouse,其采取了“邀请制+语音”的方式,以保障发言者的隐私。而对于这些有加密限制的平台,舆情监测技术往往被限制抓取内容,难以实现及时监测。因此,目前技术难题和平台壁垒导致的监测不充分问题,已成为舆情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语义、话题内容分析向情感和关系解读方面转向

从舆情监测内容来看,以往的网络舆情分析侧重于关注网民对舆情事件的评论内容,比如哪些事件更容易引发网民关注,网民在参与事件讨论中都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等等。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平台聚合功能增强,一方面,可供用户使用的网络信息通道数量不断增加,网民可以在不同平台发布不同信息,呈现出多样化、多面性的网络意见表达。另一方面,机器人生成器和网络水军制造虚假舆论的现象也很普遍,加上部分事件中信息管制的作用,表面的舆论意思表达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真实民意。同时,在同一个舆情事件中的不同时间节点中,舆论所关注的话题内容或侧重点都有不同,呈现出实时流动变化特征。因此,简单针对网民发表的只言片语或者舆情映射的话题来做分析,已经难以满足深入了解事实本身和舆论真相的需求。

未来舆情监测更应该穿透网络表层话语,去探测言论背后真正的意思表达。为实现这一目的,做切片式的表层舆情分析,不如做立体式的探索研究更有价值。而更全局地把握舆论场动向,就需要以舆论情绪和网民社群关系作为切入口。从宏观来看,舆论场是一种情绪场,舆情处置本质上是回应民意、平复民愤,那么在不同时间节点中的网民情绪及其潜在情绪,都是探测社会的晴雨表,需要在舆情监测中重点把握,可以对网民观点表达强度、情感极性、观点倾向性进行挖掘,全面追踪和掌握网民情绪变化态势。从微观来看,网民的网络属性也是其社会属性的一种,网民如何进行互动比其发布了什么言论更有研究价值,因为正是不同主体进行非线性信息互动,才增加了舆论场的复杂性。相对应地,舆情研究内容重点应从对语义和话题的分析转向对情感和关系的解读,去进一步发现当前社会矛盾冲突和公众内在诉求,这些民意动向才是决定舆情趋势最终走向的关键。

3、舆情监测在大数据加持下转型为舆情预测是趋势

从舆情工作方向来看,目前,舆情监测主要是对热点事件的及时发现、持续追踪、动态分析和研判处置。未来,舆情监测在大数据加持下将更多转往舆情预测方向。互联网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数据信息,通过对大量历史信息的提炼分析和过往舆情案例的总结,舆情监测机构能准确预测相同或相似类型舆情事件的发生。舆情预测也理应成为舆情工作的发展方向,因为即便再小的舆情事件一旦发生后,都可能对政府部门或涉事机构造成形象损伤。对于潜在需求方来说,舆情工作既要及时处置、亡羊补牢,更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将危机消除在潜伏状态,才是最理想的舆情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传播越来越依赖用户的各类数据,也对舆情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舆情监测机构必须先于传播机构掌握更多的数据,才能提前发现其中潜在的舆情风险,在大数据基础上组建一套舆情预警系统就显得很有必要。具体来说,未来舆情机构普遍需要建立专属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领域特色、行业特色的舆情预警指标体系,以此实现更加灵敏的反应和更为精准的研判。这也预示着整个舆情行业将向智能化的监测方向发展,以往笼统粗糙“马后炮式”的舆情分析报告,将被由数据支持的精细化、前瞻性分析研究所取代。

4、舆情监测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偏向实体工作层面

从舆情工作的作用来看,舆情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实体工作的开展,应该始终贴合“舆情为表、实体为本”这一原则。但是,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舆情管理工作思路都是重视处置技巧和应对口径,忽视实体背后的真正问题,呈现出“小技巧当道、大格局缺乏”的行业局面,这也导致不少舆情监测机构因站位不高而发展后劲不足。

从行业前景来看,舆情监测价值取向应该把目光放于高位,将其作为社会精细化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必须要脱离表层技巧深入社会问题,毕竟拔掉舆情表面的“草”不能真正解决问题,除去危机内部的“根”才能行稳致远。对于舆情分析工作而言,除了结合事件态势做出准确分析研判、提供舆情解决方案之外,还需要透过舆情寻找和发现其背后指向的问题,为破解社会治理的各类痛点、难点、堵点提供决策参考。这也要求舆情工作人员对于专业性或行业性问题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悟,甚至需要达到行业专家的高度,如此才能迅速透过舆情表象,来捕捉整个领域的趋势性问题,进而提出富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此外,在专业知识结构层面,还要善于向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借鉴,不断完善和创新网络舆情研究方法,在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决策等多流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实体工作,构造出舆情实情有机联动的新型工作模式。

admin

人民日报副总编:舆情监测是媒体融合的抓手

传统媒体人,只要不是坐井观天,不能不感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强大压力。

然而,在互联网海量信息、庞大流量的冲击下,我们没有必要怀疑自己,失去尊严和自信。有人说,今天是精准分发新闻的时代,一切用“算法”解决问题。没错,“算法”的确是人类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但“算法”流行的时代,还是离不开总编辑的角色;对信息的筛选和评价,离不开新闻的“把关人”。

网上的信息常常真伪莫辨,人们的情绪也时会剑走偏锋,需要职业媒体去还原真相、疏导情绪,提供科学理性的分析解读,从而更好地回应网民关切、凝聚社会共识,这正是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的优势。

只有我们认可了媒体作为优质内容提供者、作为思想生产者的不可或缺,才能进一步讨论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和历史使命,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讨“政治家办报”的命题。我想这也是中央提出媒体融合的初衷,即鼓励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在全媒体舆论场,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做大做强主流价值。

经过几年的努力,媒体融合站到了一个转折点上,这个点就是从“相加”阶段向“相融”阶段迈进。今天说媒体融合,不是一方面坚守纸媒生产、一方面在新媒体开疆拓土,但两部分各干各的,“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彼此毫不相关,而是要推动体制机制的变革,从“相加”到“相融”的突破。为了这种突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015年2月启动,整合传统媒体的生产能力,引进新的生产流程,通过各种PC端、移动端和户外渠道加以推广,形成优质内容生产与强势渠道推广的双重能力。这是“供给侧改革”的一种尝试:以重大事件为突破口,重构新闻内容生产、写作、分发的业务模式和流程,至今已经启动20次,总计发布新闻作品超过3000件。

为推进这种“融合机制”常态化,我们计划在中央厨房的框架下设立10~20个内容频道,以牵头人的形式组建“融新闻工作室”,成立了新地平线、新长征路上、麻辣财经、半亩方塘、一本正经、长三角等一系列融新闻工作室,用新流程、新机制去激活新产能、发动媒体人,生产质量优、种类多、有创意的内容,为人民日报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汇聚流量。工作室生产的内容,除了在新媒体上进行推广,也可以“回流”到报纸,提升报纸质量,优化纸媒内容。

这是一次人民日报内的内容创业。工作室组成人员在不影响原部门、单位工作前提下投身融新闻生产,根据自身业务专长用足原来积累的“新闻红利”,进行全媒体生产。“中央厨房”作为内容创业的总孵化器,负责对工作室进行技术、资金以及运营推广等各方面的支持。这个过程中我们再次体会到,人是融合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财富,正是传统媒体人做出了最有创意的策划、最有意思的新媒体内容。

媒体融合还有一个抓手,就是舆情监测和融合传播评估业务。对于政策的制定落实、重点新闻宣传主题,提供第一手的舆情素材和民意反馈,特别是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效果提供科学翔实的评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这方面做出了先期的尝试,目前有三百多名员工,舆情分析师近百人,经常为中央厨房确定新闻选题、评估传播效果提供智力支持。

媒体融合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原创,再一点就是互联网大数据。现在90%的数据在政府手里,党报征集和研究政务数据,具有先天的优势。此外,互联网+蓬勃发展,每天都产生大量极具研究价值的数据,尚未引起互联网+自身和全社会的充分重视。微博、微信、QQ和百度搜索数据,体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而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数据,滴滴、优步、神州等移动出行数据,在线旅行社和各航空公司的常旅客数据,提示中国人的商业消费、出行习惯和生活方式,合起来构成了转型期社会的“全息地图”。对媒体而言,数据挖掘可以增强议程设置能力,可以提升舆论引导效果,可以提供信息增值服务,还可以帮助科学民主决策。电视剧《琅琊榜》有句话:得梅长苏者得天下。其实梅长苏背后有琅琊阁的“大数据”支撑。准确地说,是得琅琊阁者得天下。谁占有大数据,谁拥有未来,对今天的媒体也是如此。

admin